央行网站12月31日消息,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外汇局、知识产权局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聚焦非法金融产品营销、虚假和误导宣传、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适当性管理缺失、不正当竞争等五方面突出问题,从基本原则和资质要求、内容和行为规范、合作行为管理、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三十四条具体要求。
其中,《办法》指出,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网络营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放贷、非法荐股荐基、虚拟货币交易、外汇按金交易等;不得为私募类资产管理产品、非公开发行证券等金融产品开展面向不特定对象的网络营销。
上述七部门在起草说明书中表示,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看,向金融消费者销售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或诱导金融消费者购买和其财务状况、风险承担能力不相匹配的金融产品等问题较为突出,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防范和处置相关风险关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必须从金融产品营销这一源头环节加强对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监管。
不得利用演艺明星的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
《办法》所称金融产品,是指金融机构设计、开发、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存款、贷款、资产管理产品、保险、支付、贵金属等。
在营销宣传行为规范方面,《办法》要求,对于存款、贷款、资产管理产品、保险、支付、贵金属等不同类别、不同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应当分别设立宣传展示专区。
开展精准营销,应当遵守适当性管理要求,将金融产品推介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根据金融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开展精准营销的,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个人特征推送的选项或便捷的拒绝方式。
开展营销宣传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以弹出页面等形式开展营销的,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金融产品营销内容。
采用组合方式营销金融产品,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金融消费者注意,不得将组合销售金融产品的选项设定为默认或首选。
对于新型网络营销,《办法》提出,通过直播、自媒体账号、互联网群组等新型网络渠道营销金融产品,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金融从业资质。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事前审核,指定合规人员审看直播或访问相关自媒体账号、互联网群组;加强营销行为可回溯管理,保存有关视频、音频、图文资料以供查验。
此外,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为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提供营销服务,不得在支付页面中将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作为支付选项,以默认开通、一键开通等方式销售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办法》还强调,不得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金融机构应当遵守金融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演艺明星的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不得介入金融产品销售业务环节
在营销合作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指出,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开展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应当作为业务主体承担管理责任。
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金融产品的销售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就金融产品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咨询、金融消费者适当性测评、销售合同签订、资金划转等,不得通过设置各种与贷款规模、利息规模挂钩的收费机制等方式变相参与金融业务收入分成。
此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在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小程序、自媒体名称中使用“金融”“交易所”“交易中心”“信托公司”“理财”“财富管理”“财富投资管理”“股权众筹”“贷款”“资产管理”“支付”“清算”“征信”“信用评级”“外汇(汇兑、结售汇、货币兑换)”等金融相关字样或者内容,应当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或金融信息服务业务资质。
央行等七部门在起草说明书中表示,制定《办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迫切需要。
起草说明书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正由生产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客户与数据资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实施垄断的重要凭借。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线上场景和触达客户的优势通过参控股金融机构或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业务,在金融产品营销方面存在一些违规问题,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排斥和限制公平竞争,亟需制定政策制度规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行为。
此外,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不断探索加强对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监管,相关行为规范和管理措施散见于互联网贷款、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领域的监管制度中,目前还缺乏相对系统的、统一的管理制度。
下一篇: 抖音关于打击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的公告
随着小红书直播电商的崛起,许多品牌都跃跃欲试,但并非所有品类都能在这里的直播间里如鱼得水。盲目入场,很可能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小红书直播的核心是“信任消费”和“内容种草”,其用户更倾向于购买
回顾我们的品牌成长之路,小红书无疑是最大的功臣。在初创期,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硬广轰炸,而是将所有营销重心都押注在内容种草上。我们坚信,在这个时代,能打动人的不是广告,而是好产品和好故事。因此,我们深入
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品牌而言,在大牌云集的小红书似乎难以突围。但营销的智慧在于“四两拨千斤”,而非“大力出奇迹”。与其羡慕大品牌的豪横投放,不如聚焦于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将每一分钱都花在
在小红书,一篇笔记能否成为爆文,不仅取决于内容质量,更取决于它是否掌握了引发用户互动的“密码”。高互动率是平台推荐算法的重要权重,能像滚雪球一样为笔记带来源源不断的自然流量。那些看似偶然的爆火,背后往
企业号是小红书营销的品牌“心脏”,它不仅是官方发声渠道,更是内容沉淀、用户互动和销售转化的核心阵地。一个未经过精心运营的企业号,就像一家没有装修的线下门店,无法吸引用户驻足。从账号定位、装修到内容规划
许多品牌在小红书投放时,过度依赖达人内容,却忽略了信息流广告这一“放大器”和“收割器”的作用。单纯投放达人,流量如同断线的风筝,难以追踪和转化。而信息流广告能够精准触达潜在客户,并将兴趣直接转化为行动
对于品牌而言,新品冷启动阶段最为关键也最具挑战。许多品牌一上来就盲目投放达人,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审美疲劳,钱花了却不见水花。其实,冷启动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内容矩阵。这个矩阵应
随着用户需求的变迁,小红书的商业生态也在不断进化。洞察趋势,提前布局,能让你的运营事半功倍。第一个潜力赛道是“新中式养生”,这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此。内容可以围绕“办公室五分钟穴位按
当笔记数据持续低迷时,博主们常会陷入“我被限流了”的焦虑。其实,真正的官方限流通常只针对违规内容。更多时候,数据差是内容本身或账号健康度的问题。第一步,请立即前往【创作中心-笔记分析】,查看笔记的“曝
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发视频才能火。然而,图文笔记凭借其“信息密度高、制作成本低、浏览效率快”的优势,依然是小红书不可或缺的流量担当。对于教程攻略、知识干货、好物清单、探店打卡这类强信息
近期,徐熙媛(大S)女士逝世引发广泛关注,广大网友纷纷表达哀思悼念,希望逝者能够安息。但也有部分账号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对此类行为,我们
央行网站12月31日消息,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外汇局、知识产权局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聚焦非法
最近,上海的王先生在网络某平台刷到一家高端饭店的探店短视频,号称花费700多元就可以“打卡”高端海鲜自助餐,波士顿龙虾、鲍鱼、牡丹虾等食材无限量供应,还有一对一的&ldqu